我校第二轮“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已顺利结束,在近日召开的济宁市干部驻村联户工作暨“第一书记”下派动员会议上,郭怀伟、秦胜营、孔全新3位驻村“第一书记”被授予“全市干部驻村联户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两年来,3位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帮包村党员干部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坚持当好党的政策宣传队、当好农村党建工作队、当好为民办事服务队,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抓党建、促脱贫”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我校帮扶的泗水县星村镇西北部的南百顶北村、南百顶东村、赵家岭村3个贫困村村民均已脱贫,正阔步迈向小康生活。
帮包村脱贫致富的幸福路正是“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奋斗史。我校帮扶的3个村庄是一个二面环山、土地瘠薄、相互毗邻的省定贫困村,以种植土豆、地瓜为主,由于缺水严重制约着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2014年人均收入1200元,集体经济零收入。该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差,地下全是红石蛋,几乎打不出像样的水井,灌溉自然成了问题,一遇干旱颗粒无收,村民只能靠天吃饭,经济状况可想而知。驻村之初,3位“第一书记”听到最多的就是“水”和“桥”的问题。据了解,帮包村的“土豆大棚”产业已经有八九年的历史,但种植面积只有80多亩,种植大棚土豆见效快、收益高,但是由于当地严重缺水,一遇旱情就会绝产,农民虽然对项目十分看好,终因缺水而不敢投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桥。帮包村之一的南百顶北村横穿着一条金丝河,河上有一座村民自己用木头和水泥板搭建的“金丝桥”,已有90多年的历史,是3个帮包村从事商贸经济和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据当地老人讲,30年前,村民为了孩子上学、村民赶集和种地方便,将已经腐朽的木头桥改建成了水泥板桥,一走就是几十年。汛期时,上游的水势很猛,将桥冲垮过好多次。历史上曾有几次险情,上学的孩子被冲进了河里险些丢命,随着“第一书记”的到来,修桥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我校3位驻村“第一书记”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治水”“修桥”入手,凭借硬着头皮真用心、跑破脚皮真作为、磨破嘴皮真帮助的“三真”精神,克服种种困难,聚拢民心,化解矛盾,唱响了一曲攻坚扶贫的“三部曲”。第一部曲:抓调研定位。在群众反映集中的两大问题的基础上,驻村“第一书记”又进行了两个月的三个层面的深入调查研究。一是对“两委”班子成员广泛征求意见,并对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使“两委”的事有人干。二是对“两头”进行摸底。首先对村里“发家致富”户进行剖析,探究是怎样致富的;其次对村里的贫困户进行排除分析,找出贫困的原因所在。三是对村里的群众代表和党员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专题走访。征求面上的意见。并发放征求意见问卷1600余份,同时在党员中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我为村里出点子”主题系列活动。唱出了精品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两年帮扶工作规划》。第二部曲:抓党建入位。村里的底子摸清了,脉搏切准了,思路理清了。驻村“第一书记”牢牢扛起基层党建这个第一责任,抓学习、强素质,立制度、促规范。一是强班子,抓好支部书记这个关键人,让他们在发展产业、运作项目、处理村内事务中积累经验,提高致富带富、治村管村的能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主心骨”;二是强党员,注重发挥党员的作用,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让所有党员集合起来、行动起来,形成强大帮扶合力;三是强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支部生活的制度和程序,创新和完善支部工作的方式方法,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完善和落实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规民约、村务监督等方面的制度,不断提高村级自治水平,不断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一书记”定期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和“党员示范户”教育活动。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16年7月,43岁的村民王卿菊和爱人在青岛打工期间,爱人突发疾病去世,她由于悲伤过度,又突发急性胰腺炎,生命垂危,从泗水人民医院转至济宁第一人民医院时,因筹不够医药费而拒绝抢救治疗,这样的话,她唯一的7岁的儿子就会成为孤儿。驻村“第一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往济宁,与济宁市卫生部门联系,通过积极协调,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终于保住了年轻的生命。同时,他们动员党员群众开展了一场生命大营救捐款活动,驻村“第一书记”郭怀伟拿出当月带去的1000元生活费捐了出来,开了个好头。筹齐医药费病人得救后,这个村又多了一家贫困户。“第一书记”又多方协调资金给这家新的贫困户购买一台面条加工机,以解决因病致贫问题。“第一书记”的用真心、真用心帮扶在党员干部群众中传为佳话,受到了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第三部曲:抓脱贫前位。建立长效的精准扶贫机制是解决“动态扶贫”的根本,而基础工作是繁荣集体经济的前提。驻村“第一书记”争取学校党委大力支持,出资15万元,为3个村安装了路灯,解决了村民出门一片黑的问题,使村民的心先“亮”了起来。针对村民饮水安全的矛盾,“第一书记”筹资30万元,把多年老化的自来水管网全部改造一遍,水表有村里统一管理,避免了自来水跑、冒、滴、漏等问题,村民用上了安全卫生的水,水费也因此大幅度下降,村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为了更好的解决“桥”的问题,驻村“第一书记”动用自身的人脉优势,筹资60万元,历时5个月,将村民普遍关注的“第一书记连心桥”建成投入使用,该桥长49米、载重量13吨、汛期蓄水能力达2600立方,既解决了出行问题,也解决了灌溉问题,一举两得。同时,“第一书记”又争取60余万元,投资新建了辐射7个自然村的“农民公园”,村民从此有了自己的休闲场所。他们还多方协调,向水利部门争取到380万的高标准生产田水利引灌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平原地带靠天吃饭的问题。“水”流、“桥”通、“灯”亮,干部、党员、群众的情绪也顺了。有了思想基础后,理顺了大家的情绪,鼓足了劳动干劲。“第一书记”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协助帮包村投资专项资金60万元,扩大了“土豆大棚”面积规模。建起了第一个“家庭农场”和两个50天出栏30000支鸭子的“家庭养殖场”和藕池,每年收入60多万元。新建年发电量56000度的村级光伏发电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仅2016年第一季度集体就收益6.3万元。54户贫困户每户收入10300元,当年就全部脱了贫。帮扶两年来,我校驻村“第一书记”除了出色的“自选动作”外,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省委省政府的各项精准扶贫的“规定动作”也一一落实到位,通过“输血”“造血”“活血”,很好地完成了“五通十有三达到”等各项工作指标,帮包村的119户贫困户也因此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村集体收入也从零到有,目前已达到22万元。
通过帮扶工作的实践,大家的普遍感受是,做好帮扶工作,一是精准扶贫定位要准。必须兜清底子,吃透实情,搞好上下对接,选准突破口,规划要符合当地实际。绝不能盲目行事。二是帮扶工作思路要清。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清晰的精准帮扶思路。坚持宣传开路,典型引路,以重点带动全盘的方法展开工作。要发挥好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挖掘“村两委”自身内在的潜力,注重培养村干部治村管村的能力。只要带着真情实感做工作,就能赢得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为一方百姓造福。三是“第一书记”要有“三真精神”。在帮扶工作中,尤其是对难啃的硬骨头,凭借硬着头皮真用心、跑破脚皮真作为、磨破嘴皮真帮助的“三真”精神,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我校驻村“第一书记”正是凭着这种“三真”精神,在帮包村唱响了一场扶贫致富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