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一堂以“永葆正确的政治信仰”为主题的党课,不仅使我们充分理解了信仰的重要性,也促使我们大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了要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意识。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与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准则与态度。
信仰是人生的力量源泉,它能使人焕发出强大的驱动力。人的信仰越坚定,越高尚,他的内驱力就越强大,越持久。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它对个人的人生定位和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信仰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生实践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动力。具有信仰的人会因此调动自身的一切知识和能力集中到既定的人生目标上,使内心和精神世界都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人的发展和提升。人有了信仰就会感到精神有所寄托,有所期望,有所依赖。
高尔基说:“智慧是用来做事的,对于灵魂来说,靠的是信仰。”信仰是行动之母,一个人有怎样的信仰,他就会在这信仰的支配下行动。信仰可以左右人生,它决定一个人对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锤炼。历史上任何伟大的人物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无一不是由于他们具有崇高的信仰,支撑他们得以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了灿烂的辉煌。无论是多少年前的李大钊、赵一曼,还是,当今社会上的郭明义,无一不是政治信仰上的楷模。此外,世上许多重要的发明,也无一不是由于信仰启发与支撑。世界上无论何事,决不是先有知识,后有信仰;而是用信仰去弥补知识的不足,信仰实为知识的前驱,它不是真理的代替,但信仰是达到真理的途径。假使没有信仰,许多真理与发明到今天一定还不会被人类所发现。
在现在这个世界局势向多极化发展,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社会发展翻天覆地的时代,人们的信仰出现多极化,特别是大学生。罗斯金曾经说:“年轻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及信仰的一段时光”。而惠特曼也说过:“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而我也坚信着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的。”信仰是人类精神的动力和支柱。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类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受一些消极社会现象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信仰方面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坚定科学正确的信仰,使其健康成长,必须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整合社会各种力量,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为其价值观的形成和正确信仰的最终确立创造必要的条件。
总之,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人类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对象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作为一种终极价值目标,信仰是人类精神生命的最终依托,是时代发展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最有发展潜力、负载着时代发展希望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群体有没有信仰、他们的信仰是否正确,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希望通过不断地信仰教育,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让我们的信仰与磐石同坚,与日月同辉。(化学与化工系学员)